身體會有記憶的功能,特別是伴隨著強烈情感的體驗,就會被身體記憶著。
因此如果自小就常常身處於「負面性言語、暴力性言語、否定性言語」等的狀況或環境下(家庭或學校中常常爭吵等),由於日常會會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(恐懼、討厭、壓力等),因此會導致他們的「胸腺(免疫功能相關)、扁桃體(免疫功能相關)、前額葉(高等靈性相關)」等部分,受到創傷或萎縮。
如此一來,不但容易影響記憶力或學習而較難完整健全地成長。所以在長大成人後,常常會有莫名其妙的身體僵硬等,或感到不安、恐懼或悲哀,有可能就是源自於以上原因。
而還有不可不知道的是,只要看見「言語暴力等的發生現場」,人腦就必定會有反應,也就是說即使自己並非被言語暴力的主角,只要看到或聽到,腦一樣會容易受到刺激。因此,不論日常是否使用靈氣的人,都要注意自己日常所使用的言語習慣&言語環境。
特別是當在為自他進行靈氣療癒當中,更是要避免在「心中、口中」使用或操作任何「負面性言語、暴力性言語、或否定性言語」,這不光是一種自我責任,也是一種帶給他人光明智慧的善行。
在我的日本傳統靈氣(宗派靈氣)著作 《日本靈氣療法:198-199頁》中,就有特別詳述「使用正確言靈、轉換負面言語、避免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衝突」等的言語使用習慣方法,相信可以提供一個重要的概念。
不論時代變化如何,身心健康是第一要素,一起努力使用自然無副作用的方法,幫助自身日常的養生與療癒,是宗派靈氣® 的最核心精神。

宗派靈氣
宗派靈氣核心立足於:順應天時、趨近自然、練氣養神。亦是如實源自於東方人、東洋療法、東方思想與世界觀下的精神文明(思想、文化、哲學等)之精闢產物,所論及的健康法/ 療養法,都與西式、西洋、東西洋混搭式靈氣等的系統間,有著差異極大、極爲不同的色彩。
在宗派靈氣(傳統日本靈氣)中,是將「靈氣療法」定位成一個可以在日 常生活中使用的「療養學」。「療」是有關於治癒、療癒的實踐;「養」 則是與養身、養心的相關指引(參考:《宗派靈氣®》)。
在實踐靈氣時,不僅止於追求身心的療癒技術 (參考:《靈氣的世界》)而是更需要全面提升乘靈氣效果的五個養生面向:包括「節氣養生」、「五臟養生」、「息養生」、「食養生」、「言靈養生」(參考:《日本靈氣療法》),才能真正帶來痊癒的契機,並讓自他具備更多的能量前進至人生光明之路。
有關靈氣的效用等的敘述,建議參考有關傳統日本靈氣著作《靈氣的世界:30頁》內,均有詳盡說明。